会议纪要|德语学院2021年度青年学者科报会
2022-01-20  

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文学虚拟教研室和文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青年学者科报会于2022年1月8日在博文楼三楼会议室举办。由德语学院的教师以及硕博士研究生带来十五篇报告,涵盖文学、语言学、国情等研究方向。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致辞,他强调科报会有四个特点值得发扬光大:教研结合、教学相长、科教融合以及学科交叉融合。

科报会的第一单元由德语学院院长李大雪教授担任主持。首先发言的是在读博士杨亚庆,她通过对比三个平行语料库,描述学习者在特殊类型信息推移的标记手段,探究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如何受其母语的影响,及其偏离母语的偏好性信息组织方式;在读博士蔡焰琼则以海涅的《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意大利作为文化记忆场所在海涅笔下的展演;唐艋副教授结合新冠疫情,考察分析了民粹主义与危机叙事的关系,指出危机表演是民粹主义的核心特征。德国选择党与瑞士人民党所采取的论证策略是将新冠疫情提升到经济危机的维度。在此分析基础上,她又考察了两党论证策略最终失效的原因。点评人王仁强副校长高度肯定了三篇报告的选题、前沿的研究手段、理论视角和论证方式以及报告人逻辑清晰的讲解。在讨论环节,各位参会者针对标记手段的断言层面之理论解释、语言学习者的不同水平间的纵向与横向对比以及民粹主义政党如何建构危机话语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第二单元的报告由余传玲副教授主持。在读博士生雷蕾考察了《看不见的共济会》中人的书写行为,分析了书写所建构的风景场景以及场景中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硕士生余佳玲探讨了歌德戏剧《托尔夸多·塔索》中主人公对宫廷体态语的模仿姿态,指出塔索形成性姿态的矛盾性;硕士生刘雨馨分析了西格弗里德·伦茨《面包与运动》中的奔跑姿势,探讨了奔跑姿势在诸多外异性因素介入下的走向以及人如何在丧失自主姿势之后失去本己性的保护,进而在自然生命被剥除的情况下无可挽回地奔向死亡;硕士生陆娇首先探讨了伯恩哈德小说《水泥地》中“音乐”对于文本的结构意义,认为作者通过“重复”、“渐强”、“变奏”等音乐技巧的运用将整部小说建构成一部复调奏鸣曲,从而实现了文本结构的音乐化。于主人公而言,音乐既是自救手段却也是其逃避现实的借口。在点评环节,丰卫平教授指出四篇报告都做到了文本分析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师生们主要就让·保尔的“幽默”与美学的结合、塔索最后成为了“完整的人”还是向现实妥协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第三单元的主持人为廖峻副教授。这一阶段的第一个报告来自罗威博士,他考察的是戈特赫尔夫小说《黑蜘蛛》中的恐惧书写;博士生张瀚尹则从“离散”概念出发,介绍了该主题目前的研究现状,着重梳理了离散概念的起源、发展与流变;硕士生汤昱茹分析的是伊尔泽·艾兴格小说《更大的希望》,认为小说中的姿势是语言表达的补充手段,是内心世界的外化表现;硕士生刘帆从沉默的开放性、沉默的治愈力量以及沉默的包容性,对黑塞《玻璃珠游戏》中“沉默”的多意性展演进行了探究。张赟副教授在点评中高度评价罗威老师从文本到时代语境的自然过渡,建议同学在理论梳理之外加强从文本到时代语境或是作家创作理念的阐释训练。与会者接下来针对魔鬼的形象、魔鬼之约对恐惧世俗化展现的作用、沉默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区别以及现代游牧民族的定义等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第四单元的主持人为刘海婷副教授。第一个发言人是博士生康琳,她梳理了危机概念的起源与流变,考察了政治和历史哲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中的危机话语;博士生刘洋则探讨了施笃姆的怪诞书写中所隐含的悖论和杂糅性与19世纪后半叶社会整体结构的关联,从空间上和时间上阐述了文本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人与自然的割裂;硕士生王化婷从文化语境中的水的概念的出发,比较了富凯《温蒂娜》和巴赫曼《温蒂娜走了》两部作品中“水”的意象及其所隐喻的性别话语;硕士生龙麒宇从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出发,对格拉斯《盒式相机》中的摄影元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摄影是现实的客观模仿与主观建构。报告结束后,郑萌芽副教授指出其中三篇报告的内在关联,即文学话语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联,例如文学多话语结构对当时自然科学话语的呈现,或者虚构、想象与现实的联动。讨论环节则重点关注了文学作为反话语的可能性,以及伊瑟尔的虚构范畴在文本如何呈现的问题。

报告会最后由冯亚琳教授作总结,她高度评价了此次参会的15篇报告,认为无论是从选题角度,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准。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及其他学术活动,不断积累,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至此,本次科报会取得圆满成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