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回顾:走向高加索——荷尔德林赞美诗《漫游》中的移民和文化迁移
2022-05-09  
2021年12月21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文化学研究所“歌乐讲坛”第十五讲于19:00在Zoom平台上举行。此次讲座邀请了德国图宾根大学日耳曼学系主任、近现代德语文学教授JörgRobert博士,主持人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的近八十位师生在线聆听了报告并参加了讨论。 在报告中,Robert教授以荷尔德林赞美诗《漫游》中的移民和文化迁移为主题,从审美教育、荷尔德林与古罗马诗歌、移民与融合、文化传播等方面入手,阐释了施瓦本与高加索黑海地区间的民族融合及文化交流问题。 在简要介绍了荷尔德林生平之后,Robert教授首先提到的关键词是审美教育(dieästhetische Erziehung),这一出自于席勒的《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的概念,是理解荷尔德林及其同时代的作家的基础。接下来,Robert教授带领大家对《漫游》进行了细读,他认为,该诗在风格上受到古罗马诗人品达和维吉尔的影响,用词典雅别致,出现了诸如tiefgrünend、weißblühend等意味悠长的复合词;诗歌天国八福式的起首句“幸福的苏埃维安山”以及开头两节重音没有押韵的不规则自由诗句等,均体现了典型的品达式诗歌特点。 漫游(Wanderung)在德语中指代的不是轻松的散步,而是一段长时间持续的旅程。《漫游》诗歌描述了“诗歌自我”想象的横跨欧洲的迁徙旅程:“我”从施瓦本这个文化荒原出发,抵达高加索地区,与古希腊文明相遇后折返,最终回到了苏埃维安,即施瓦本,他带回的精神财富使德意志成为了一个文明的国家。由此可以说,这是一段将自我和他者联系起来的探索之旅。然而,从移民与文化融合角度来看,诗歌的意义远非如此简单,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起源神话,在这个神话中,施瓦本人的祖先古哥特人向南迁徙,在黑海之滨的高加索地区与来自于埃及的“太阳之子们”相遇、相融,最后成为一个民族,并成就了希腊文化。由此可见,希腊文化本身就是民族融合和文化迁移的结果。这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个民族初次相见的情形:由于语言不通,险些爆发冲突,但借助微笑这一肢体语言,通过五旬节(天主教)的神迹,双方终于消解了隔阂,放下武器,交换礼物。从莫斯的礼物的文化意义上看,交换这一行为不仅能够建立社会关系,还能促成一个全新的民族、一个新的共同体的建立。结合历史背景,由于十八世纪末几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使得农作物歉收,施瓦本45000多人迁徙到了东欧地区。荷尔德林在此构建的诗意神话显然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此相关的概念是Translatio artis,即文化转移,或外部文化的输入。在民族融合中,施瓦本人参与了希腊文化的建构,而希腊文化又反哺了德意志文化。Robert教授最后提及,荷尔德林诗歌中展现的母亲这一强大形象,实际上影射的是他的亲身经历。由于荷尔德林的母亲比较强势,要求他学习神学之后留在施瓦本家乡从事牧师工作,为了打破现状,荷尔德林出国漫游去寻找自己的诗歌,而《漫游》一诗显然也有他本人游历体验的印记。 在近50分钟的讨论环节中,Robert教授回答了师生们的踊跃提问。对于诗中出现的植物意象,如橄榄树这种极具异域风情的植物以及樱桃树和桃树这两种十分典型的南方植物,是否象征着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问题,Robert教授予以了肯定;而对于诗歌中出现的五旬节神迹,能否理解为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结合或者是一种文化转移这一问题,Robert教授则认为,从诗歌内容来看,这种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的相融合理念是存在的,而诗人自己在神学学习过程中便已经有了融合两种文化的想法,这与新教自诞生起便主张信徒对圣经的解读不必依赖教会,而是可以自己直接与上帝对话有关;关于诗人或者诗歌艺术在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功能,Robert教授认为诗人起到了调解、传播和翻译的作用,从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混杂性理论视角出发也可看到诗人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漫游》的描写看,在施瓦本与黑海地区文化交融过程中,诗人或艺术作品发挥的是加快两者融合速度的作用,换言之,没有诗人,两种文化的交互可能就不会发生。 报告结束时,冯亚琳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代表全体师生对Robert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Robert教授表示,师生们的踊跃发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此次讲座就此圆满结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