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系列讲座———吕晶珠副教授《交往理论》
2019-09-30  
2019年9月27日,我校德语系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讲座在博文楼三楼会议室进行。我系吕晶珠副教授作为主讲人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难忘的学术讲座。 下午2时30分,讲座正式开始。我校德语系郑萌芽副教授向参加讲座的师生介绍了吕晶珠教授及其为本次讲座所做的精心准备,吕晶珠教授也感谢郑萌芽副教授为其提供的帮助。而后,随着吕晶珠副教授生动有趣的引入,讲座正式开始。这次讲座的题目是《交往理论》(Kommunikationstheorie)。 讲座第一部分中,吕晶珠副教授谈到Kommunikation这一德语单词在不同研究领域可以理解成不同含义的中文词汇,而本报告主要从哲学,社会学领域进行研究,Kommunikation在此应该理解为交往或沟通。吕晶珠副教授提到“交往”的代表理论有马克思提出的“交往行为”对于社会生产的运用,雅斯贝尔斯对交往的条件的论述,哈贝马斯交往的媒介以及卢曼系统理论下的“沟通”。马克思“交往理论”提出的背景是对劳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交往关系的异化的批判,期间有同学提问异化(Entfremdung)的真正内涵,吕晶珠副教授和郑萌芽副教授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吕晶珠副教授认为可以这样来理解异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真情实感基础之上的,可是所带来的利益纠葛方面就属于异化”,而郑萌芽副教授给出的解释则是:“以前人们做一双鞋子,从设计到成型再到这双鞋卖给哪一个人的环节,劳动者都投入了自己的感情,而现代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使得每一环节仅仅是重复劳动而已,毫无感情可言,现代社会劳动的分工带来的则是异化”。马克思提出,消除异化的方式,即以新的交往方式取代旧的交往方式。 而后谈到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出现的背景也来源于对社会产生的异化现象的批判,除此之外还有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传统的继承和批判以及受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的影响,而在阐述哈贝马斯的理论时,吕晶珠副教授提到“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即首先看到工具的有效性,然后效果要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而要实现交往的有效性,包括实现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及正确性。 在分析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对交往理论理解的差异时,吕晶珠副教授主要从研究视角,对交往的动力的研究,对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论述,对交往异化原因的阐述和对克服交往异化问题的思考等方面入手。马克思从宏观视角,而哈贝马斯从微观(语言)视角入手;马克思认为交往的动力是生产力,而哈贝马斯却认为动力是主体自己的学习机制;马克思注意到了精神交往的重要性,而哈贝马斯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补充;马克思把交往异化的原因归结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哈贝马斯归结于经济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至于如何克服交往异化问题,马克思选择了改变生产方式这一途径,哈贝马斯却认为真诚的交往(即商谈伦理,协商民主)才能达到目的。 吕晶珠副教授认为,卢曼“系统理论”下的交往(沟通)对哈贝马斯进行了批判。卢曼怀疑人与人之间存在真正沟通的可能,认为沟通的主体是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指涉(Selbstreferenz)的能力的社会系统。卢曼的社会系统作为“自我指涉”系统是指依靠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生产出另外一些通过系统而相互关联的要素,包括封闭网络(系统自体再生)和开放网络(系统与环境的互动)。而如何使沟通成为可能?卢曼认为媒介是使传播的接续得以确保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普遍象征化媒介(symbolisch generalisiertes Kommunikationsmedium),例如货币、权力、真理、法律和爱等几种基本价值。被定义为“科学” 的系统以“真理” 为媒介、“政治” 系统以“权力” 为媒介、“家庭” 系统以“爱” 为煤介、“经济” 系统以“货币” 为媒介,“法律” 系统以“法” 为媒介等等。而关于媒介、传播和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则是,固定的传播选项出现时,传播参与者需要决定是否要参与所被提出的传播活动。 在讲座的最后,吕晶珠副教授表达了自己为此次讲座的准备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并和同学们一起针对此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详细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讲座圆满结束,此次讲座使参会师生对交往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