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施教授“现当代德语文学”系列讲座回顾
2022-06-23  

2022年4月21日至5月19日期间,四川外国语大学邀请德国海德堡大学戈图特·罗施教授于每周四晚上7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开展主题为“虚构性与真实性”的系列讲座,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师生在线与会并参与讨论。

第一讲“抵达德国”中,罗施教授对波斯尼亚裔德语作家萨沙·斯坦尼西齐(Saša Stanišić)的《我从哪里来》(Herkunft)这部回忆与虚构相结合的作品进行了解读。罗施教授指出,萨沙初到德国时遭遇的海关刁难和之后失败的租房经历等情节体现了德国社会对外来移民的歧视,德国社会内部尖锐的移民问题由此得以呈现。陪同祖母拜访故乡的内容引出了“记忆收集”这一重要母题,构成了作品的写作动机,最终引发了萨沙对于文化群体身份意义的思考。作者对不同人群、不同代际的移民身份的书写则展示了移民集体的多元性。

第二讲“从纳粹主义到柏林墙倒塌期间的家族史”中,罗施教授解读了乌韦·提姆(Uwe Timm)的《伊卡利亚》(Ikarien)和卢茨·赛勒(Lutz Seiler)的《克鲁索》(Kruso)两部作品。《伊卡利亚》以纳粹时期的种族清洗政策为创作素材,讲述美国军官汉森奉命前往慕尼黑调查医学家普勒茨与纳粹德国之间关系的故事。在伊加利亚社区的失望经历促使普勒茨决心成为优生学家,但其优生学理论却被纳粹政府所利用,成为其实施种族灭绝的重要依据。小说《克鲁索》讲述了一名日耳曼学学生艾德在得知女友自杀后来到希登塞岛,并与克鲁索结识的故事。《克鲁索》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有强烈互文关系,后者和星期五的关系模式为克鲁索和艾德两个人物角色的塑造提供了参考。

第三讲“城市与乡村叙事”涉及两本著作,分别是尤丽·策(JuliZeh)的《民协村》(Unterleuten)和萨沙·斯坦尼西齐(Saša Stanišić)的《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Vordem Fest)。《民协村》从不同的人物视角讲述了两德统一后位于柏林的一个名叫“民协村”的村庄中居民的生活和冲突。作品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农村生活的威胁,对集体凝聚力的破坏和对村民共同生活能力的削弱。《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则聚焦于一个德国东部村庄“安娜圣节”(Annenfest)前夕,通过穿针引线的方式将十几个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由此织成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全景图。小说试图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关联脉络,追问更宏大的文化融合问题。作品以整个居民集体(Wir)的口吻来讲述乡村居民们的困境、矛盾与冲突,折射出了深邃悠远的历史变迁。

第四讲“小说中的男作家”讨论了汉斯-约瑟夫·奥尔泰(Hanns-Josef Ortheil)的《福斯蒂纳的吻》(Faustinas Küsse)和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的《恋爱中的男人》(Ein liebender Mann)两部虚构与真实相结合的作品。《福斯蒂纳的吻》以歌德1786年的意大利之旅为背景,从一位罗马社会底层人士的视角,讲述了他与歌德在罗马的故事。《恋爱中的男人》以晚年歌德与19岁少女乌尔丽克·冯·莱韦措的忘年恋为创作原型。罗施教授具体分析了虚与实的互动游戏以及文本与前文本《少年维特之烦恼》间的互文性关系在这两部作品中的体现。

第五讲“小说中的女作家”中,罗施教授分析了德国华裔女作家罗令源的作品《向往上海》(Sehnsuchtnach Shanghai)。作品讲述了美国女记者艾米丽·哈恩(Emily Hahn)出于冒险和好奇心来到上海,与已婚的出版商兼诗人邵洵美相恋,并在战争期间为宋氏三姐妹撰写传记的故事。罗施教授指出,《向往上海》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创作原型,从艾米丽·哈恩的视角出发,聚焦个人爱情故事,将社会背景和政治局势融入剧情,生动再现历史真实。上海的纸醉金迷、战争的残酷无情、政治的波谲云诡以及个人命运与政治时局的紧密联系、小情小爱在战争面前的无能为力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罗施教授指出了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反战思维,解答了关于女主角面临的身份危机问题以及战争中被侵占的空间秩序等问题。

罗施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储备和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引起了热烈讨论并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系列讲座,对现当代德语文学的发展趋势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收获良多。

撰稿:张翰尹

审核:郑萌芽


关闭窗口